聯邦選舉對製造業的關注錯過了真正可以幫助工人的東西 

workers

加拿大的主要政黨在下周大選前一直承諾支持製造業,但加拿大的工人階級遠不止製造業。 

加拿大人處於緊張狀態,因為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徵收的關稅危及多達 600,000 個工作崗位。 

但對製造業的關注掩蓋了像加拿大這樣的發達經濟體中工人階級的真正問題。製造業的就業份額徘徊在8.9%左右,而近80%的加拿大人在服務業工作。 

無黨派智庫 Cardus 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今天的加拿大工人階級「很可能是服務生產部門的新移民女性工人。換句話說,新的工人階級現在更像是沃爾瑪收銀員或亞馬遜送貨司機的化身,而不是通用汽車工廠工人或 Domtar 工廠工人。」 

製造業讓位於服務業 

那麼,為什麼如此重視製造業呢? 

這很容易理解。製造業對工業化至關重要,從大英帝國到中國近年來前所未有的增長。 

已故的英-匈經濟學家尼古拉斯·卡爾多 (Nicholas Kaldor) 認為,製造業是增長的引擎,因為規模回報率不斷提高,與其他行業的緊密聯繫及其在技術發展中的作用。 

但隨著國家變得更富裕,對服務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從而在該部門創造了就業機會。較富裕國家的製造業傾向於投資於節省勞動力的技術。例如,美國的製造業就業人數下降,而產出卻增加。 

服裝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無法與孟加拉國的工資競爭,但加拿大和其他發達經濟體關於製造業就業的討論往往集中在工資競爭上,而不是通過自動化和提高生產力來減少工作。 

全球化時代開始時有輸家,但像加拿大和美國這樣的國家今天比 1994 年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NAFTA) 簽署時更富裕。正如美國經濟學家傑弗里·薩克斯(Jeffrey Sachs)所指出的那樣,政府未能將貿易收益創造的財富重新分配給收入最低的人群。 

真正的工人階級議程的四項政策 

政客們應該提出幾項真正幫助工人階級的關鍵政策。 

首先是所有政客都在談論的問題:建造更多的住房。 

其次與社會再生產的關鍵要素有關,即護理工作。必須有強有力的資金承諾,以確保國家託兒系統正常運作。 

隨著加拿大的老年人口激增,長期護理也需要成為一個重點。個人護理工作者必須賺取生活工資,並且必須有更好的工作條件。加拿大的人口老齡化也是減少移民是個壞主意的原因。 

第三項政策要求聯邦和省級政府認真對待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這意味著建立一個真正有效的勞動力市場培訓系統,這是加拿大所缺乏的。 

這些政策通常不會在加拿大和美國等自由市場經濟體中實施。 

但在瑞典等實施積極勞動力市場政策的國家,80% 的人口對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持好感,而三分之二的美國人擔心技術性失業。國家提供社會保障和就業再培訓的能力——或缺乏能力——對人們如何看待技術變革有著真正的影響。 

加拿大還需要承認外國證書。它不願意這樣做對移民的經濟前景產生了負面影響。加拿大還應考慮免費提供高等教育。 

第四項政策涉及更好的工人保護,包括加強更容易獲得資格的就業保險、改善對零工工人的保護以及增加工會成員。 

除了公共部門,加拿大工會在服務業的組織工作表現不佳。儘管面臨挑戰,工會仍需要在零售、食品服務、零工經濟和物流方面做出認真的努力。加拿大工會可能會發現,他們別無選擇,只能這樣做,因為他們在私營部門的存在持續下降。 

不平等、財富再分配 

這四項政策提案中最大的障礙是,大多數政策提案都要求增加財富的再分配。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加拿大從財富再分配中撤退,結果,經濟不平等激增。 

在美國受工廠失業打擊的地區,白人藍領工人轉向特朗普。加拿大正在發生這種情況,一些藍領工會支援皮埃爾·波利耶夫 (Pierre Poilievre) 領導的保守黨。 

專注於製造業不是一個解決方案。2012 年後,中國開始裁員製造業就業。當今中國製造業的就業需求集中在需要軟體和人工智慧系統熟練工人的行業。零售、技術和運輸等服務業也吸引了來自製造業的工人。 

建設基礎設施、綠色能源 

並非所有的藍領工作都會消失。加拿大不僅需要勞動力來建造房屋,還需要建造高速鐵路。 

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將是確保製造業工人過渡到建設基礎設施和綠色能源的關鍵。加拿大也可以在鋁生產等領域保持競爭力。 

政策制定者需要瞭解我們的後工業時代,並專注於製造業工人的公正轉型。 

長期以來,勞工和進步運動一直宣導化石燃料工人的公正轉型。與工廠工人一樣,化石燃料工人也受到右翼政客的討好,他們告訴他們環境政策會毀掉他們的工作。與此同時,石油公司無論如何都會實現工作自動化。 

這些政策並不容易實現,但如果加拿大想要實現無碳、向世界開放和更加平等,那麼它幾乎沒有其他選擇。加拿大經濟對製造業的懷舊最終是奇怪的,因為它也是特朗普的常談話題,特朗普是一位在加拿大極不受歡迎的政治家。 

作者: Gerard Di Trolio 是麥克馬斯特大學勞動研究專業博士生。 

英文原文見此 

Copyright ©2019 TYRLC. All rights reserved. | CoverNews by AF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