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 COVID 失業和第一波一樣不公平

隨著加拿大大部分地區與更大、更致命的第二波COVID感染作鬥爭,大多數省份的勞動市場承受後果。就業人數在12月開始減少。但加拿大統計局公佈的1月份就業數據證實,經濟正滑入第二次衰退,與第二波大流行吻合。

失業的規模和痛苦的不公平分配都令人心碎。新的數據強化了我們第一份力量共享報告的發現:COVID大流行必須改變工作的10種方式。工資較低、工作無保障的工人正在感受到最嚴重的影響。因此,這一流行病造成的失業不成比例地集中在弱勢群體:青年、婦女、從事不穩定工作的工人以及種族化和土著工人。這將需要作出有力、集中的努力,保護這些社區,提高工作的數量和品質,並修復這一流行病正在對加拿大社會和經濟結構造成的損害。

加拿大統計局報告說,繼12月份失去5萬多個工作崗位之後,1月份又失去了21.3萬個工作崗位。這促使勞動市場回到8月份的就業、失業和參與記錄。去年秋季部分經濟重新開放期間取得的所有進展現已喪失。

和第一波一樣,失業集中在那些最不能承受的人之中間。1月份,兼職工人佔了所有失業人數(全職工作實際上略有增長)。婦女失去工作的是男子的兩倍。臨時工作消失的速度是固定工作的7倍。年輕工人(25歲以下)失業的速度是總體平均水準的4倍。這加強了我們 10 種方式報告中記錄的不平等影響(參見第 27-31 頁)。

經濟困難的種族集中反映了COVID感染的種族不平等。種族化社區的失業率是白人工人的兩倍或兩倍以上。例如,加拿大統計局報告說,東南亞工人的失業率為20%,黑人工人為16%,拉丁裔工人為16%。

種族化工人集中在不穩定的工作,解釋了這些可怕的勞動力市場結果,以及種族化社區中COVID的死亡事件。種族化工人不太可能獲得帶薪病假,也不太可能在家工作(這種安排在高薪專業和管理工作中更為常見)。這為傳染和失業創造了成熟的環境。

有一些加拿大人沒有因為這次大流行而損失一元。專業和管理工作,更容易轉移到家裡,也不太容易因零售和酒店業關閉而立刻陷入困境,實際上更因大流行而有增長。一些企業,以及那些擁有股市財富的企業,實際上已經獲利了。富裕和掙扎的加拿大人之間日益擴大的鴻溝,以及經濟和健康後果集中在遭受重創的社區,是不能繼續這樣的。

1月份的就業大屠殺顯然反映了COVID的第二波,以及對它的必要衛生反應(包括限制經濟中許多行業的交易)。控制疫情較成功的省份保存了更多的工作。這證實了在打擊COVID和支持經濟之間沒有「權衡利差」:後者取決於前者。因此,我們必須採取持續和積極的措施以制止傳染。

但同時,需要繼續和加強對流離失所工人和小企業的支援。當因健康需要建議時,必須支援工人遠離工作,這需要帶薪病假和慷慨的收入支援。最後,當這場對COVID的艱苦戰爭結束,我們需要一個持續、有力的重建計劃,以重建經濟。

作者吉姆·斯坦福 (Jim Stanford) 是經濟學家和未來工作中心 (Centre for Future Work) 主任。

閱讀英文原文-Centre for Future Work

Copyright ©2019 TYRLC. All rights reserved. | CoverNews by AF themes.